婚姻就是一场各取所需

阅读:2643 / 来源:网络
2016-4-23  13:38

      没有完美的另一半,也没有毫无瑕疵的婚姻。你接受了TA,就等于接受了TA的优点和缺点。当双方的婚姻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,婚姻就能和谐与长久。

  这个周末,晓冰又让我去她家住。

  她说一个人在家太寂寞,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。这让我很费解,她们公司是单休,周一到周六忙的要死,好不容易盼来了休息日,应该有太多的事情想做,苦于时间不够用才对啊!

  我去过她家,客厅的地板上积了一层浮灰,冰箱里冷清地存放着两盒过期酸奶。厨房长年不开伙,龙头嘴处生了一圈白色的水垢。晓冰说,一个人吃饭太心酸,不如叫外卖省事。我问她,既然你这么害怕一个人,当初为什么要离婚呢?


  晓冰说,那原因可就多了:我前夫特懒,家务活儿一把手不伸。还没有上进心,除了每个月交给我的固定薪水,多一分钱也没有。从来不琢磨干点儿副业,你看看现在,网店、微商、代购,多火啊!幸亏我们没要孩子,不然拿什么养?择校费,学区房,特长班,哪样不要钱……

  我听着她的抱怨,越听越糊涂。如果她离婚是因为老公不顾家,经常出差,两地分居,倒是可以理解。她的微信签名明明写着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”,最终却因为男人所谓的懒、穷、没有上进心而分开?

  反观我另外一个朋友莎莎,仿佛一生下来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从选专业到买房子,结婚更不例外,大学毕业就跟男友果断分手,因为不想跟他移民。随后就将择偶范畴锁定在两个行业,老师和儿科大夫。莎莎说,这两个行业永远热门,从事这两个行业的男人,必然学历高,读书多,有耐心,最主要的是将来有了孩子,不必担忧教育问题和健康问题。


  结果并不意外,莎莎嫁给了一个儿科大夫。参加婚礼那天,朋友们大跌眼镜,白皙苗条的莎莎挽着的新郎身高不足一米七,戴着一副堪比瓶底厚的眼镜,穿着黑色燕尾服,活脱脱的鼹鼠先生啊!

  婚后的莎莎成了朋友中炙手可热的人物,只要是有关孩子身体方面的问题,朋友全部将电话打给莎莎,有的妈妈心急,干脆直接打给鼹鼠先生。不出莎莎所料,鼹鼠先生果然好脾气,对待莎莎的朋友就跟新婚时对待新娘的娘家人一样。

  今年初,莎莎如愿以偿地怀上了二胎猴宝宝,她每天要做的事情是,接送大女儿上幼儿园,上画班,布置婴儿房,指导阿姨做菜的口味,定期去鼹鼠先生所在的医院做产检。对了,莎莎把老公的来电名字和微信备注都设置成了“鼹鼠老公”,她才不在乎男人的外形呢。


  怕寂寞的晓冰,在婚姻里满足了陪伴的需求。可是几年之后,她的需求升级了,还想要老公有保姆的功能,包揽全部家务;有经商的头脑,牢牢把握住当下最热门的经营模式,为她带来更多的财富。可是她却停留在原地,别说满足丈夫更多的需求,恐怕连他最初的需求都忽视了吧——一个连单身生活都过不好的人,如何能把婚姻经营好呢。

  晓冰还是没想明白,其实每一个需求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个舍弃:你希望他是中国首富,就要接受像马云那样的长相,王石那样的年纪;你希望他有吴亦凡的外形,就要接受他有无数的诱惑。你爱他有一颗漂泊的心,就不要抱怨跟着他居无定所;你仰慕他艺术的天赋,就不要抱怨他总爱独处……


  中国人的传统婚恋观有一条是“门当户对”,说白了就是需求对等。从物质到精神,从财富到才华,双方都拿出自己的筹码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,然后与拥有这几样东西的人走入婚姻。

  莎莎用自己的温柔、居家、母性作为条件与鼹鼠先生交换。鼹鼠先生的职业,以及职业背后的文化、收入、性格,满足了莎莎的需求。在这场各取所需的婚姻中,持续幸福下去的关键因素在于,满足了需求之后的莎莎,并没有继续要求老公减肥,分担家务,接送孩子。鼹鼠先生也从不要求莎莎出去工作,减少购物,精通厨艺——他们没有把婚姻复杂化,更没有因为自己需求的增加,使对方越来越累。

  婚姻当然需要爱情,但不能只有爱情。用爱情维系婚姻,远不如用满足彼此的需求来得实际。有太多的心灵鸡汤告诉女人“要成为更好的自己”,说白了,就是努力使自己发光,用更优秀的条件去换取更美好的婚姻。

首页

商家

发布信息

头条

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