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说谎呢?
因为我们在规避惩罚,获取利益。
还有,逃避不可知的危险。
维特根斯坦说,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,为什么要说实话?
现在,结论有了,因为信用才是真正的资本。
在夫妻关系、情侣关系,或朋友关系、同事关系中,我们都能看到,一个人的谎言多少,直接影响到他的信誉度。
比如,老公向其他女人发短信:“我给你5000块,你陪我一晚吧!”你愤怒不已,质问其所为。撒谎说:“我从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。”直到铁证在面前,才蔫了下去。
你自此有了阴影。
不出几天,又发现他给其他女人送花,上书:“你是我最惊艳的时光。”你再责问,答曰:“没送!”扔出他的送花记录,白纸黑字,无可抵赖了,恼羞成怒说:“你太罗嗦了,没见过你这么罗嗦的人……”
你自此充满怀疑。
消停了两个月,你又发现,他和你闺蜜勾搭,说:“做我的小情人吧,我们互不干涉对方家庭,好不好?”这回,他连毒誓都发了,说:“我如果说了,出门被车撞死!”看到聊天记录,沉默下来,一味哀求,强调他对你的忠诚,和爱。
巴菲特说,建立信誉要好多年,毁掉它却只要几分钟。
你自此不再相信。
当诚信出现危机,生活就成了一场地雷战,危机四伏,防不胜防,除了离婚,永无息战之日。
这些怀疑的地雷,会在每一个丈夫晚归、手机关机、不及时接电话、行踪诡异时,剧然炸响,将两人摧毁得七零八落。
丈夫也想做些补救,但是,已经晚了。重建信任,谈何容易。他靠近,你怀疑。他远离,你愤怒。偏见已经生成,消除非一日之功。生活呢,你只有眼睁睁地,看着它日渐败坏,但无能为力。
其带来的消耗成本,已经远超说实话的代价。
每个人都撒过谎,我也是。
但正因为撒过,才知道撒谎的愚蠢。
小时候为了让我妈给我钱,说,学校要交钱,买作业本。我妈给了。不久,她就发现并没有这回事,再要钱,已经不相信了,非得学校有老师告诉她,才信。
如此,行为成本大大增加。
后来长大工作,和一个很喜欢的女生做好朋友。
我喜欢她的温婉,与之相处,如沐春风。非常珍惜。有一回,约了一起去外地玩。到了当日,早上起来,忽然犯懒,不想出门了。就告诉她:“我不舒服,不想去了。”她只有一个人搭车前行。
那以后,她就很少接我的电话了。
再过了段时间,已经不联系了。
自此明白,说谎对于人际关系而言,无论是善意,还是恶意,都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。它关乎个人信誉及信赖感,在关系的亲疏上,赋予了非常高的权重,一旦说谎被发现,其后果,往往我们都承担不起。
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:说谎是不划算的。因为,编造谎言需要成本,为了圆一个谎,还要编造更多的谎,范围与数量递增,维护它的成本也会递增,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必将在某一环节,出现漏洞。
然后,全盘皆输。
信誉扫地,无法补救。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同样,真诚的人,必得真诚;虚假的人,必得虚假。
这可不是鸡汤,而是一种社会学现象。
只要你放眼望去,应该不难发现一个怪圈,即,骗子周围,汇集的都是骗子。
比如,一个只想骗土豪的钱的美女,她身边聚集的,全是骗色的老男人。哪怕,她也想和正经人交往,一边睡,一边收钱,一边密谋嫁给他。但就是摆脱不了吸引力法则。
这是为什么呢?
曾经看过一个理论,大意是说,一个人的上限——智识,能力,认真与机遇,决定了他能得到什么。
一个人的下限——道德、胸怀、良知与底线,决定了他能规避什么。
在同样的区间里,活动的,都是同样的人。
比如说,一个有能力但没道德的人,可以很成功,但他无法避免因道德问题而受损,也失掉了与有道德底线的人交往的机会。若不在乎,自作自受的铁律自会调节。
比如,上文提到的骗钱美女,这样的道德下限,自然不可能吸引正经的高富帅,加上她又不在乎底线,围在她身边的,自然是有点钱的已婚渣男,或者手上有点赃款的小混混,结果打胎N次,反复被弃,至今未婚。
说谎的风险,一直是大于收益的。
不管是从伦理而言,还是从功利而言。
就伦理,它反道德,反底线,反良知。失之,则失人心。
就功利而言,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,信用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,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。失之,则失天下。
按康德的观点,无论何时何地,说谎都是不对的,是无条件的,绝对的,无限制的。
因为,说谎这种行为,就是自我毁灭:如果人人都说谎,将没有人相信别人的话,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人而无信,吾不知其可也。
在理性与自由状态下,诚实是一种符合自然本性的行为,它不是强加的,而是一种自觉和需要。
我们需要身心合一,需要言语与行为契合,这样,才不会分裂出一个自我,一个非我,彼此对抗,彼此否定,彼此不兼容。
一个完整的人,才是我们应该修炼的目标。
当我们不必说谎,站在人生的阴影中,坦荡,磊落,无所畏惧,诚实地面对一切失败、软弱、错误、指责……向他人承认说:“是的,我承认,这是我做的,但我负责!”
那么,我可以说:你是强大而自由的。